欢迎来到一诺智创文旅集团官方网站!我们专注: 农旅文养产业咨询策划、规划设计、投融资建设、 托管运营等一站式服务。

0731-8890 6130 18508431188

趋势判断:时代变迁下的旅游万花筒

时间:2023-08-23 浏览量: 分享到:

刚才讲的是变迁的时代,说时代的变迁是最新的归纳。


01

几个现象

近年来,全国有三个火爆现象。第一是西安,西安千年古都,但是并没有倚老卖老,而是倚老卖新,老产品中除了兵马俑依然按部就班,华清池基本上已经被《长恨歌》替代了,我前几天住在华清宫酒店,每天早上在园子里转一圈,清清静静几乎没有人,出去的时候看见人开始进来,一到下午人全进来了,三场歌舞,最多的时候是四场。新产品层出不穷,大唐芙蓉园、大唐不夜城、长安十二时辰,以沉浸式和场景化构造了新热点,所以整个西安成了一个网红城市,在西安大街上看见小姑娘穿着唐装,觉得很正常,穿唐装的人也觉得自己很正常。

一诺智业旅游集团,赞9

第二个长沙。长沙也是历史文化名城,索性直接奔着时尚娱乐之城走。原来的基础就是一个市井文化的基础,现在强化了时尚。我到文和友在外面看,进不去,因为要进去里面都是人,我就是看一看,知道怎么回事的,要想在里面吃一餐饭,可以拿票,六个小时之后,什么东西呢?80年代的场景,80年代的生活氛围,什么原因呢?因为80后现在变成主流,他们开始怀旧,所以文和友是一个新怀旧,茶颜悦色只是一个网红打卡,而长沙热闹,构造了又一个网红城市。而且这两个城市都是以老托新,以新拉老。这样一个格局很有意思,可是动不动,我是历史文化名城,我要如何如何,这能行吗?

第三个淄博。不经意间又一个城市火爆,淄博更是舍弃了所有传统概念,靠烧烤出圈,形成一个淄博现象,但是我说这里面有一个淄博经验。一是城市管理突破,放松管制,放开市场,给市民机会;二是城市理念突破,城市为人的存在而存在,而不是为物质存在而存在。因为我们这些年城市化发展,大马路、大广场、大高楼、大绿地,这四个大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城市依托着汽车,为了汽车而存在,可是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人的活动空间,这个城市没有人味。所以淄博正好相反,淄博市政府没有传统这套,而且淄博历史上就是一个城市分了五块,不追求中心化;三是城市文化的突破,一个烧烤点亮一座城市,成为独特文化现象,说到底烧烤只是一个引子,根本是温暖和温情,市民对政府也是投桃报李,不需要管制也不需要号召,淄博牌子成为所有人追求,通过一件一件暖心的小事发散出去;四是城市凝聚力提升,所以人人在其中感受温暖,人人给大家温暖,这样的经验可以推而广之。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淄博现象,第一个判断淄博突破中国传统城市管理,这个事大了。现在大家说淄博凉下来了,淄博不是凉下来了,只不过从高峰下来,现在恢复到正常,恢复到正常,怎么说凉下来了?这些看法偏于激烈,热,热的在蒸笼上坐,冷,冷的在冰凌上卧,偏激没有必要。淄博的经验不需要巨额成本,但是需要共情心、同理心,需要从小事做起,这是我们看到三个城市的火爆。


02

万花筒

要从产品角度来说,有一堆,呈现出万花筒的现象。

一是长安十二时辰,这是沉浸化、场景化最典型的,如果从城市有机更新这个角度来说,实际现在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旧城改造,那是90年代开始,大拆大建,效果说不上好,但是让中国城市面貌都变了,变成了千城一面。第二个阶段城市有机更新,因为我们城市发展到了天花板了,再往下怎么走?城市也没有这么强的力量,房地产也在萎缩,城市土地财政基本断了,所以现在就都转向了城市有机更新,挖掘城市传统资源,细化城市的风光面貌,这是第二个阶段。第三个阶段我看长安十二时辰,这个项目是什么?这个项目是90年代的商城,这个商城36000平方米,生意很差,维持不下去了,所以陕文投想了这么一招,做长安十二时辰。我去以前以为弄一片街区,把街区搞起来,后来发现不对,就是一栋楼,用了24000平方米,搞了无数场景,从一进去就融入了。每天上午10点开始,有一个唐装官员,拿着圣旨宣布开始,卫兵浩浩荡荡,大家一进去眼前就是演员,演员就在你身边,所以你一路走下来,各种场景变化,这边李白吟诗,那边杜甫吟诗,那边玄奘背着取经架子一路拜佛,一看旁边有人吵架都是演员,所以人马上就融入了。跟我去一个小姑娘,人哪去了?化妆去了,一个小时化了妆,换了唐装,出来了,很兴奋,我像明星一样,所有人跟我照相。平均客人里面待五个小时,平均花费500块钱,化妆以后在小摊吃饭也不换,就那么吃,穿着唐装吃饭。看完了和他们座谈一下,这个地方第一空间要扩大,你还有12000平方米可以用,第二时间要延长,现在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,延长到夜里两点不行吗?这样消费会继续增加,吸引就是靠沉浸式。72台小歌舞,你走到这一坐,一台歌舞出来了,最长8分钟,一般5分钟,觉得没有看过瘾呢,怎么结束了?你往前走又一台小鼓舞,有点类似快闪。我那天不沉浸,就看,看完了和座谈,但是看明白了。意味着什么?90年代的建筑现在也老了,至少需要功能的转换,出来我们又看那12000平方米,研究这个地方怎么弄?这就是一个情景。第四个阶段,我最近去成都,就是我说的一个从30亿两年变成80亿的企业。他做了一个什么项目?双宝浮玉园。双宝是什么?大熊猫和金丝猴,大家只知道大熊猫,金丝猴更需要保护。这个项目所在地原来华侨城在那做楼盘售楼处,楼卖完了售楼处没有用了,把它盘下来了,有一堆大熊猫和金丝猴展览,从邮票到摄影作品,到绘画作品,到国际交流作品,有这么一个展览。外面做了七栋,都是模建筑,做成七个餐厅,再加上环境,那个餐厅平均一个人花费700块,必须预定,但是确实做得好。从这得到一个启发,现在城市里有无数闲置空间,我们原来只看重老厂房、大仓库,现在这种最新闲置空间出来了,把这种东西弄出来,基本也是弄一个成一个。

第二个洛阳国服热,这是国潮风的高潮,为什么会有国潮风?三年以来很时兴,很简单,因为这一代消费力量起来了。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我们那个时候看外国是仰视,觉得太棒了,天堂一样。我记得第一次到新加坡看一个项目,我当时看着就像天堂一样,过了N多年,有一次去新加坡坐油轮,又看了这个项目,看不下眼,太差了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我们在不断提高。而这一代人他们出生和成长年代是可以和世界平视的年代,所以这一代人的民族自尊心、自豪感非常强。这才是国潮风的基础。

第三是淄博烧烤热,这是烟火气的追求。

第四的特种兵旅游,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,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,这叫啥啊?很想旅游又没有钱,才玩出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不可能长久。

1978年的时候,我上大学第一个暑假,我是旅游爱好者约几个人去玩玩,北京、济南、泰安,再回来五天时间,包括往返的火车票,一个人20块钱。怎么玩啊?爬到泰山上每人弄了一件雨衣,就地躺倒睡一晚,第二天早上看日出,最后一站到济南剩下的钱只够买馒头,坐在摊上要碗水把两个馒头吃完上火车,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,有什么了不起的?但是它反映的就是这么一个状况,所以它不可能长久,因为不符合旅游基本规律,只不过在网络化时代,便于传播。

第五个现象,宿集开拓,这是文化注入,品质提升,而且这真体现出消费。我去年到宁夏沙坡头,傍边有一个黄河宿集。这个黄河宿集是长三角浙江人过去建了一个新村,把村里面的农民搬出去了。这个村招了13个长三角做民宿品牌性型企业过来,每人做一栋加在一起130间客房。这边是黄河,那边是沙漠,土房子、土墙,外观都是这样,进了院子不一样了,每一个院子里有一个小游泳池,是一个度假感觉,再看客人都是长三角的客人,所以长三角的人过去投资,长三角的人过去运营,对应是长三角客人。和他们一聊,今年疫情难过,总收入6500万,如果没有疫情呢?突破一个亿没有问题。我们可以想一下,大城市中心酒店,130间客房一年有这样的收入吗?说起来宿集,实际是消费聚集。

第六个现象,营地扩张。原来规划到2020年全国营地达到2000家,这几年营地很特殊,因为出不去城市,营地就膨胀起来了,所以各种伪营地、小营地,乱七八糟无数,一年就兴起了,到底多少?没有统计,反正2000家超了,伪营地加一起怎么也得上万家。过一年又跌下来了,原来营地装备可以卖100万块钱,现在卖10万块钱没有人要,为什么?因为现在疫情管制放开了,所以营地一下跌下来了.但是它反映的是什么?是一种新方式追求。

第七,贵州村BA、村超,一直到现在还在火爆,这是一个全面场景体验。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狂欢节,这些现象不是偶然的,当然有地方操作的原因,当然更主要不是操作原因,是什么?是资源和产品和市场对应到一起。

第八,东方甄选进入旅游,开创新的格局。我们觉得东方甄选靠团队影响力,开创了新的营销方式,这只是新的营销方式吗?靠他们的文化挖掘和文化传播力量。所以我感觉今年有一个特点,文化的注入和对文化需求的增长,变成了今年新的现象。

我前天在西安给旅游演艺领导者研修班讲课,我上来就说有一个新情况,我们讲旅游演艺,实际上还有一个新的现象叫演艺旅游,怎么讲呢?我在青岛地铁通道里一眼看到三个演艺的广告。他们就说,几台演艺拉动青岛一个月,无数人奔着这些人来的。所以我就说演艺拉动城市,演艺拉动旅游,确实是一个新的现象产生了,就是演艺旅游。演艺旅游和旅游演艺什么关系呢?需要我们研究了,这是新的现象。

从淄博引发,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开始产生。我到浙江衢州,始终说一句话南孔圣地,衢州有礼,所以我到衢州说衢州有礼不能是一句空话,要落下来构建一个友好型的旅游目的地,讲一番什么是友好型旅游目的地,什么是友好型产品、友好型社区、友好型景区一系列。讲完了之后,衢州专门开了一个市委常委会,觉得这是一个方向,衢州最有基础,衢州有礼,有礼的目的让客人感觉到温暖、感觉到温情,而不光是形式上的礼貌。所以一系列的现象,根基在生活,只不过互联网传播、数字化形成,但是最根本的是场景化感受。

在衢州,专门给他们提了一个项目,四位一体,格局太好了,这个项目做下来,衢州马上变成四省的中心,他们现在说是四省边缘,说边缘不是把自己说低了吗?把自己真正做成四省中心,而且这个项目现成的,有一个古城,城墙、城门楼、古街道都有。有一片新区,这个新区是一个半岛,都是时尚的东西。还有一个岛,这个岛可以做成生态岛,娱乐岛。最后融下来就是南孔圣地,孔子的家庙,这四个在一起,什么要素都集中在一起了,而且交通极为方便,这个项目得好好做,这个项目按照我的构想花不了多少钱,可是一年可以成名,很自然这就是一个过程,这反映了阶段性的变迁。


03

几个判断

第一,资源化时代早已经过去,传统的旅游概念完全落后。口口声声资源丰富,甚至从长处变成了短处,变成了包袱。传统文化现代解读,传统资源现代产品,传统产品现代市场,传统如果不和现代结合,有学术意义,有研究价值,但是很难市场化。所以,学术价值、历史价值、考古价值为一极,审美价值、娱乐价值、市场价值为另一极,有些可以划等号。比如说故宫、兵马俑这六个价值都有,有一些是两个层面,前三个价值只能形成专业号召和小众旅游,后三个价值才能对应大众旅游。

进一步说,中国一流旅游资源在发展之初形成产品,进入市场,代表性的自然资源黄山、九寨沟,文化的资源故宫、兵马俑。二流的旅游资源在发展中期全面进入市场,大体上90年代下半期和新世纪前十年。之后进入泛资源状况,纷纷进入市场。现在大家努力借助环境旅游资源、社会旅游资源和生活旅游资源,或者说传统旅游资源概念已经没有多大用了,再强化资源甚至会形成资源诅咒。

第二,产品化的时代强化进行。短短几年,随着数字化普及,我们已经从注意力旅游升华到影响力旅游,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营销,是今年市场特别突出的现象。市场营销的目的只是引发注意,所以注意力经济这个词前几年也很时尚,这个时代也已经不足了,现在产品升级,影响扩大,这是主动扩张,也就形成产品强化拉动市场的新格局,是产品和市场的双主导。下一步,产品怎么升级,不要认为现在市场营销最重要的,有升级产品再加以适度的市场营销,自然而然起来了。比如说我去年去敦煌,早上起来一看敦煌周边沙山上100多个网红直播博主,都是红裙子,这个那个的,敦煌用不着营销啊?对这些博主做工作,给你提供新材料,还有什么东西你们没有看到,还有什么东西需要强化,每天提供这个,直播的博主就够了,还做什么市场营销?再说品牌已经起来了。可是这些人,包括东方甄选,他们做得这些工作实际就是文化深度挖掘,体验深度感受,创造了一系列场景。所以现在是产品与市场双主导。我始终这个感觉,真是时代不同了,从产品的角度来说,从历史到时尚,从厚重到轻松,恰恰可以补足我们现在发展的短板,其中如何拓展内容也变成重中之重,产品和市场双主导,产品就是靠内容。

在这个时代,人才力量充分显示,人才落后也自然充分显示。资源化时代锤炼出来的人才已经落伍,产品化时代人才现在是主流,新兴人才是多元化、复合型的一代。所以不是说你是学旅游出身,你就适合干旅游,未必,学旅游出身恰恰什么都干不了,因为专业性真是不强,是不是?说旅游是一个专业,我说旅游是一个领域,不是一个专业,它下面有很多细分垂直的这种专业。另一方面,产品细化甚至垂直化,市场也在细分,所以在这个时候人才变成我们最大的短板,今年以来,首先是人才数量不够,因为三年多数人走了,形势一恢复,有些人说我好不容易换了岗位稳定下来了,这个岗位收入也不错,干吗非得回去?所以就变成人才数量普遍不足。但是更重要是人才质量不足,多元化复合型一代人才没有真正起来。

从产品强化角度,需要研究市场变化。

第一,消费变化过程。第一代旅游者,追求多不多,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点。第二个阶段问贵不贵,太贵了,花不起,但是我要找更好的。第三个阶段问好不好?品质的追求开始,第四个阶段追求对不对?对应你的未必对应我,这就是市场在细分在细化,第五个阶段值不值?是对性价比的追求,只要性价比好,多花钱我不在乎,但是性价比不好,免费我都未必去。所以这几年一个海南宰客,一个云南坑客,在市场口碑都不好,但这就是博弈,有的老同志已经有丰富经验了,到云南去报一个免费团,一路上不断留凭据,这个团参加完了就投诉,投诉之后旅行社赔偿,最后他也玩了,结果不但没有花钱还捞了一把赔偿。这样的旅游者也太刁蛮了,太奸猾了,不能光说云南坑客人,得看什么样的客人,像这样的现象显然不应该成为市场主流,只是偶然的事情。

现在追求的是绝不绝、炫不炫、红不红,现在追求的是这个,打过卡就够了,至于说到这干吗?不干吗,就是红一把,蹭一把网红,这个是时尚,也不应该变成常态,但是市场消费就是这么一个变化过程。所以我现在更注意观察的是什么?就是市场细化。

第二是全面感受,产品分类。一是眼界型大众观光,大众观光追求眼界,你去过多少个地方,网络上有中国最值得去的20个地方,最值得看的20个乡村,诸如此类的,太多了。二是家常型的民俗休闲,充实了乡村微度假,这是一个主赛道。三是享受型的各类度假,只要是度假生活,本质性的追求就是享受,所以一个度假地,要没有一些让人感觉到享受的产品就不行。四是撒欢型的主题乐园,主题乐园追求的就是撒欢,最典型的迪士尼、北京环球影城。五是撒野型户外运动,这肯定是下一步发展方向,户外运动我们这一代人基本没有,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条件,顶多在户外逛一逛而已。我是旅游爱好者,年轻的时候最喜欢两件事,一个是爬山,一个是游泳,所以骑着自行车把北京郊区的山爬了一个遍,最后觉得不过瘾,骑着自行车到承德,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这样玩法,基本不花钱,也没有钱。可是80后这一代人不行,因为都是独生子女,那个时候学校春游、秋游都不敢组织,只是放春假、秋假,万一出事呢?现在不同了,现在应该说孩子在学校教育里要求要有户外运动技能,所以户外运动包括研学旅游,大把成长,实际上就是撒野,超越日常生活方式一种新型方式。最后是自虐型的特种旅游,登山、潜水、冲浪诸如此类,特种旅游都是自虐型的,花钱买罪受,甚至花钱买风险,人家喜欢。

所以,这种全面感受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产品细化。刚才说的是时间变化的过程,这个是空间细化的过程。产品化强化形成主流,这也会长期持续,但是会发生各种变化。第一,专、精、特、新,在工业领域已经蔚为潮流,一说扶植专、精、特、新小型企业,但是旅游领域却是空谷足音,我们听到哪个企业说我是专、精、特、新,我从来没有听过。哪些项目算专的,哪些项目算精的?精的好分,你做得品质好就是精,哪些是特?哪些是新?更不用说我们所谓的隐形巨人,这些都没有。

第二,大而全、大而高,已经走到头了,不宜再追求。今年看到全国七八处都想搞乐高主题乐园,天津有一段想搞派拉蒙,没有搞成,北京也有企业想搞六旗山水小镇,结果做一个死一个,现在企业都快垮台了,这条路走不下去。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不同,毕竟有这么大的市场,所以任何一个小的百分点意味着我们足够的市场,但是我们吃准了,比如说像城市乐园季高这些企业做的,还有戏,为什么?规模不大,投资量也不大,对应一个城区就够了,因为可以重复消费。但是到底什么东西还能往下走?

第三,对应生活,场景化产品,开拓未来的格局。比如说有一段有的旅行社反其道而行之,搞免购物团,后来又搞免景点团,免景点怎么旅游呢?就是感受场景,所以现在就是这个趋势,这样的话就是场景化时代正在来临。张瑞敏先生有一句名言,万物互联时代,只有场景没有产品,只有生态没有行业,他所说的生态不是一般自然生态的概念,而是产业链泛化,各行各业打破界限成为一个生态圈。比如张董说,海尔世界白色家电第一,我一定要把这个帽子摘下来,我不认为这个帽子有什么荣耀,因为白色家电只是产品,我现在要做的是什么?是家庭生活场景的全方位的供应商,家庭生活需要什么,我提供什么,是这么一套东西。所以围绕着这套思路他就形成了一个操作方式,叫人单合一,把4万多人海尔集团拆分成了2000多个小组,平均一个小组20个人,20个人自己开发产品,自己研究场景,反正生产车间在这,下了单生产车间就动。所以这三年,人单合一制度,全世界70多个国家1500多个企业都参与了,一个独特的现象,凡采用这套的,这三年都在逆势成长。所以,场景化的消费已经成为时尚,场景化的发展必然成为旅游的牵引。沉浸式和场景化正在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。这样的话,我们这个时代转向模式竞争,什么模式?就是场景化模式。

我刚才说了这么多的例子,从城市一直到产品,里面没有资源概念,有产品概念,但是卖的是什么?卖的都是场景。比如说在西安有一个永兴坊,这个永兴坊大概60多亩地,我评价这是全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地段,60多亩地一个地段,一年两三亿人进去,收入35亿,卖什么?就是小吃,再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,就这点东西。原来这个地方是一个酒店,酒店倒闭了,这个老板过去把地盘下来做,做什么?先把他自己总部搬过去,把这片地占住了,跟着做这么一套,一把做起来,他说完全超出我的想象。实际是什么?就是对应了场景化的需求,提供了场景化的模式,所以外延扩大,内涵深化,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景区、景点。场景是一个日常语言,它的模式化从戏剧和电影开始,成为商业化的追求甚至社会化的追求。场景,一是场,空间的营造;二是景,是氛围的营造;三是情,情景交融,要求很深的参与性、互动性,现在技术手段很丰富但是故事难编,所以要契合人性,直抵人心,这是根本。

一个变迁时代,资源时代早已经过去,产品强化时代是主流,而且会长期持续,场景化的时代是未来。所以反过来问一句,场景化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我也不知道,因为大学没有专科教育,也没有理论研究,缺乏理论支撑。我问长安十二时辰,你们怎么想起这一套?他说逼的,怎么想起弄这些内容?原来做文旅还是有经验的,尤其场景的营造,这样的人才真是符合发展需要的未来型的人才。所以我就感觉,事情有难度,这样的话就需要一个战略调整。


原题:《中国旅游,时代变迁》,题目根据内容拟定

作者:魏小安,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

文章标签